«Philippe Apeloig vit en typographie et lui donne vie.»曾被人這麼評斷著的Philippe Apeloig,或許也是字體為他而生的男人。
不僅是個專業設計師,同時為一名藝術家的Philippe apeloig於1962年出生於巴黎。早年於荷蘭實習時曾受到俄羅斯的構成主義(Constructivism)以及德國包浩斯(Bauhaus)精神影響,他的字體創作根基於簡單的線條與建築概念。 正植23歲青年時期,philippe就已經在巴黎奧塞美術館(Musée d'Orsay)任職,開始平面設計師的生涯。philippe多與文化機構合作,在奧塞美術館及羅浮宮(Musée du Louvre)擔任平面設計師ㄧ職時,創作了許多經典之作,如1987年為奧塞美術館第一次舉辦的大型臨時展覽:«Chicago, naissance d'une métropole »所設計的海報。1989年成立apeloig studio 工作室。 自1997年開始,他更任職於羅浮宫的藝術指導,而2003年起正式成為羅浮宫的藝術總監。
philippe的創作受到許多人的影響,在«inside the word»這本著作中他提到自己的靈感來源,舉凡早期在阿姆斯特丹實習期間,他即受到俄國藝術家el-lissitzky,Kazimir Malevich以及荷蘭的現代藝術運動,風格派(de stijl)的吸引,自此對現代字體設計產生強烈的興趣。法國設計師cassandre,(同時為海報設計師,字體設計師)的作品也常成為其創作的參考對象。於美國工作期間,他更是對於paul randy在設計的細微處及感染力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極富觀察力,有著旺盛好奇心的philippe,不只從繪畫中得到設計的靈感,抽象雕塑與建築都對他的創作有不可小覷的影響。
談到字體設計, philippe彷彿有著說不完的熱情及見解,他認為字體設計是ㄧ門介於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學科,同時具備功能性與美感。
喜愛現代感,饒富實驗精神的字體,philippe有趣的說道,當字體被不完美的創造出來時,那呈現出的扭曲以及弱點,反而為設計者的原創性賦予了更高的生命力。這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philippe的作品總是既嚴謹卻又帶著頑皮的原因吧!
筆者於2008年參觀了philippe Apeloig在巴黎瑪黑區舉辦的個展,"Vivo in Typo",展覽中有其近二十年來的創作,將近三十多幅海報以及一部短片.觀察philippe簡單的穿著,說話的舉動,不難想像出這個為字體而生的男人(也是字體為他而生的男人)對字體設計的熱忱。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,The Museum of Mordern Art)。 想要目睹這位大師的著作真的不難,巴黎的地鐵站即經常出現他為Châtelet劇院(Théâtre du Châtelet)所設計的海報,承如文字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般緊密,philippe的字體也駐落在巴黎的許多空間裡,與生活如此貼近。他於創作中的故事性我們也能在其獨創字型的命名中發現,例如名為"carré"-【正方形】以及"octobre"-【十月】的字型。當字型被冠上這般充滿想像力的名字時,有如為字體注入了靈魂,並且得以延續。我不禁要好奇會不會有一天philippe創造出一個名為“apeloig"的字體,向眾人揭示apeloig這個人時,他所訴說的故事是自我反諷呢還是據實呈現?
【推薦連結】apeloig studio 工作室:http://www.apeloig.com/
文: Verna Yang
@yangverna
留言列表